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李玱,字霖世,懿文皇后江婉仪所出,晋太宗李促的长子。
他自幼早慧,敏而好学,稍长,仁孝纯恭,深谋有大度,故得李促欢心。
景升三年,东宫意外失火,皇太女李君琅命丧黄泉,李玱因而得幸被立为新一任储君。
后世评价李玱,是“可堪中庸之君”
。
他聪明,却性急,与他的妹妹李安衾比起来更是少了许多人情世故。
他后期被父皇对皇妹的偏爱吓昏了头,来不及思考李促权力制衡的意图就开始盲目地与李安衾作对。
景升十一年,重病缠榻的太宗已是时日无多,李玱也本与皇位只剩一步之遥。
彼时长清公主李安衾因在吴中赈灾有功,广受人民的爱戴,李玱见此,为了更好地巩固即将登上的皇位,他做出了一个后来影响了大晋王朝百年的决定——亲自去幽燕前线慰劳军队,并借机拉拢李琼枝为首的燕王军一系。
当时由于战事吃紧,李琼枝在太子殿下来访的次日便带走了大部分军力,留下副将桓兰序领三万骑兵准备对截路的辽军进行战略突袭。
李玱又在此待了一日,意图对这位李琼枝的心腹多加拉拢。
未果,太子殿下只能遗憾离开。
然而,历史大势的转折有时正是起于某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小小细节之上。
此次随行太子慰劳的车队中唯一的医官的家乡,正是当时还未收复的潞县。
按照契丹人的强盗血统,辽军会在沦陷之地大肆烧杀抢掠已是天下人意料之内的结果。
那医官少时孑然背井离乡来京求学,如今想到远在潞县的亲人必然已被辽军屠杀了个精光,那医官悲不能已。
恰好李玱拉拢桓兰序不成,夜间喝酒解怒,恰好那医官因一点小事冒犯了他,于是便被李玱当众羞辱,并让人将医官痛打了一顿。
事后,医官怒不可遏,他想到自己如今无妻无子,亲人们也都惨遭辽军的杀戮,徒留自己在这世上苟活。
士可杀,不可辱。
后来李玱在归京途中罹患了风寒,那医官奉命治疗太子殿下时,善恶一念,恶向胆边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我们这些人就要如同蝼蚁般苟活,你们这些贵族公卿就能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
为什么!
明明同为人,却要被分为三六九等,接受不同的命运!
他有了疯狂的想法,在医治太子殿下的风寒期间,他故意调换了药材,使之大大加重了李玱的病情。
虽然李玱服药后感到不对劲时立刻就怀疑到了医官,但当护卫寻到他时,他却早已上吊自尽。
屋漏偏逢连夜雨,恰逢连夜大雪封山,车队被困在荒郊。
李玱的病情因为无法得到及时的医治而逐渐加重。
最后,在雪封的第四日清晨,护卫长发现这位太子殿下薨在了马车内的床榻上。
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张飞,因为向来只敬爱君子而从不体恤士卒而被两位部将怀恨暗杀;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大丞相高澄,因为苛待俘虏的敌国高官之子而被膳奴弑于受禅前夕;如今晋朝的皇太子李玱,又因为醉后肆意羞辱随行医官而导致风寒医治不善病薨在回京的途中。
此三者,皆是荣耀显达之士,最后却都因为不仁而意外死在小人物的手里。
由此观之,孔夫子所言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也是统治者实现善治的重要要求。
.
在接到太子薨殂的暗报后,李促气急攻心,若非尚医局的奉御们抢救及时,这位辉煌了半生的一代明君险些当场丧命。
然而眼下正是关键的时刻,太子作为一国储君却被人毒杀,此事关乎大晋将来的安定与否,因而圣人对此必须要有绝对的知情权。
李促恨啊,他不恨自己在儿女之间大搞权力制衡,他只恨李玱这个太子越到关键时刻越不成器。
当初李促就极力反对他去燕云慰劳御北军一事,如今自己行将就木,他李玱跑去晋辽前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无论如何将来都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