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林知遥泪流满面,轻声问:“你们恨他吗?”
沉默了几秒,回答来自最中间的那一道声音??星澜。
“我们不恨。
但我们记得。”
“记得他如何把‘共情’定义为疾病,如何用‘情绪稳定测试’剥夺母亲抚养权,如何让千万女性因哭泣而被送进疗养院。
我们记得每一个被压抑的夜晚,每一句不敢说出口的‘我好疼’。”
“但现在,轮到我们重新定义这个世界了。”
话音落下,整个地下舱骤然亮起。
墙上浮现出一行行古老文字,竟是用南极石殿中发现的符号写成,经AI破译后显示:
>**“言语之前,已有歌。
>光明之前,已有梦。
>当心与心共振之时,牢笼必将崩塌。”
**
与此同时,远在京都郊区的一所高级疗养院内,一位年迈的心理学家猛然惊醒。
他是当年主导“净语计划”
伦理审查的首席专家,亲手签署了对林知遥的“一级观察名单”
认定书。
多年来,他坚信情绪管理应高于个体感受,认为过度共情会导致社会混乱。
可就在刚才,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十三个穿白裙的小女孩手牵手站在他面前,齐声唱一首他从未听过却莫名熟悉的歌。
每唱一句,他的记忆就崩解一层??那些他曾否定的案例、驳回的申诉、冷漠签署的名字,全都化作血泪重新流淌进他的心脏。
他颤抖着按下床头呼叫铃,护士赶来时,发现这位素来冷静的老者正抱着枕头痛哭失声:“我对不起她们……我真的对不起……”
而在新加坡某国际学校,一名八岁男孩突然在课堂上站起身,用中文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是一个人。
我是三个。”
老师震惊之余录下视频上传网络,专家鉴定其语言模式与三种不同人格高度吻合,却被网友反驳:“你们不懂,他是‘复鸣体’,是群声的孩子。”
越来越多类似事件涌现。
联合国不得不再次召开闭门会议,邀请林知遥远程连线。
这一次,没有人质疑她的立场。
一位非洲代表哽咽道:“在我国偏远村落,有个天生盲童,从未见过光。
但昨夜,他说他‘听见了颜色’。
他说,红色是低音鼓,蓝色是海浪声,绿色……是妈妈哼歌时的气息。
医生无法解释,可我们知道,那是你们的灯塔照到了那里。”
林知遥静静听着,最终只说了一句:“这不是神迹。
这是本该属于每个人的感知权利。”
会议结束后,她回到灯塔阳台,点燃了一盏新的烛火。
这不是周年纪念,而是“唤醒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