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林予安将那段粗壮的假茎放在火堆旁清理干净的地面上,先用一块锋利的石片,像剥洋葱一样开始层层剥去外面粗老墨绿的叶鞘。
每一层叶鞘都非常厚实,充满了坚韧的纤维和大量的水分。
每剥开一层,一股更加浓郁,类似青瓜和嫩竹笋混合的草木香气就弥漫开来,清新得让人精神一振。
随着一层层的剥离,假茎的直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来越小,颜色也从深绿、嫩绿、黄绿,最终变成了诱人的奶白色。
终于当最后一层薄如蝉翼的嫩叶鞘被剥开后,一段如同巨大茭白或棕榈芯般嫩白水润的茎心,完整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它的表面光滑无比,细腻得看不见任何纤维的痕迹,切面甚至还在缓缓地渗出晶莹的水珠,看起来就充满了生命力和纯净的水分。
他将那段茎心对准镜头,火光在上面映出一层柔和的光晕,“看,这就是芭蕉树的精华,富含淀粉和水分。”
“但记住,野芭蕉芯的汁液里有大量单宁,生吃会非常涩,必须彻底做熟,让高温来完成最后的转化。”
在处理主食之前,他先准备配菜——包烧金耳。
林予安将清洗干净后的宽大芭蕉叶,将叶片拿到火上快速地来回烘烤。
叶片遇热,发出了滋滋的轻响,颜色在瞬间变得更加翠绿欲滴,仿佛恢复了生命。
同时一股独特的植物清香也被彻底激发了出来,弥漫在空气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杀青,能让叶片变得更柔软、更具韧性,在后续的折迭包裹中不容易破裂。
“在云南这种烹饪方式叫做包烧。”
他一边熟练地处理着叶片,一边解释道,“芭蕉叶就像一个天然自带调味包的压力锅。”
“它能在炙烤的过程中,完美地锁住食材的水分和原味,同时将自己独特的清香,毫无保留地融入到食物之中。”
处理好叶片,他将那些新鲜的金耳用手撕成小块,放在一片杀青后的芭蕉叶中央。
手撕能让菌菇的边缘产生不规则的断面,更容易吸收蒸汽和香气。
接着,他将几片较小的芭蕉叶层层迭迭地将金耳包裹起来,如同包裹一件珍贵的礼物。
他的手法非常娴熟,先左右对折,再将上下两端向中间折迭,形成一个方方正正、密封性极好的绿色包裹。
最后用几根柔韧的藤条,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将整个包裹捆扎得严严实实。
“好了,配菜准备完毕。”
林予安将金耳包放在一旁,然后才开始处理那段白嫩的芭蕉芯。
“主食,我们同样采用包烧的方式。
直接炭烤虽然也可以,但外层容易烤焦,而且会流失大量宝贵的水分。”
“用芭蕉叶包起来,能让它在自己的汁液里半蒸半烤,口感会更湿润、更软糯,甜味也更均匀。”
他没有将整段直接包裹,而是用锋利的石刀将其均匀地切成了三段,每一段都像一截粗壮的甘蔗。
随后取来几片更大的芭蕉叶,将这三段芭蕉芯并排放在上面,像卷寿司一样用两三层叶片将它们紧紧地卷了起来,形成一个粗大的绿色圆筒。
“包裹芭蕉芯要用更大的叶子,要卷得更紧,这样才能承受住内部淀粉糊化后可能产生的膨胀。”
同样用藤条将这个芭蕉芯圆筒分段捆扎结实,确保在烹饪过程中不会散开。
做完这一切,林予安开始管理他的火堆。
用一根长木棍熟练地将正在燃烧的木柴拨到一边,露出了火堆中心那片滚烫的灰烬。
他小心地将那个方正的金耳包和粗壮的芭蕉芯圆筒,一并埋进了这片炽热的炭火与热灰之中,再用热灰将它们完全覆盖。
林予安坐在火堆旁,感受着温暖的火光驱散了山谷夜晚的湿冷,也隔绝了黑暗中未知的危险。
在等待的二十分钟里,静静地听着森林的呼吸。
虫鸣四起,溪水潺潺,偶尔远处传来夜鸟的啼叫。
空气中开始弥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却又和谐交融的香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