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倘若自己都不信,如何能够通过行动和言语来感召世人呢?
新都国位于南阳郡,十七年以后,有个叫刘秀的人将从南阳起兵。
当下的南阳繁华富庶,新都也是膏腴之地,但这未必能给王莽何种安慰,因为“遣就国”
意味着被边缘化。
南阳太守对王莽的归国不敢怠慢,遴选了一名心腹属吏去新都国担任国相。
这包含了复杂的考虑:这一时期侯国的国相相当于县令,掌握着侯国实权,列侯名义上是侯国的封君,实际只有食邑的好处,并无治国的权力。
列侯一旦被“遣就国”
,国相即负有监视和限制之责。
因此,南阳太守既要考虑到不违逆皇帝的意旨,把王莽“看管”
好;又要考虑到王莽的名誉和身份,不与他为敌,尽可能尊重他。
这就需要选一个自己既信任又了解,且具备与王莽交往的资格和水平的人。
他选了孔休。
孔休是南阳本地人,从姓氏可知,他应该是圣人后裔。
孔休是儒学中人,仰慕王莽多年,由于自身地位卑微,没有机会与王莽交接。
接到去新都国担任国相的调令,孔休既惊且喜。
他一上任即主动拜见王莽,行臣僚之礼,而王莽也极尽礼数,两人一时相见恨晚,言谈甚欢。
国相名义上是王侯的臣僚,其实是汉官,并不会真的把王侯当主公。
有些王侯与国相甚至会交恶,互相陷害。
王侯谋反,先杀国相;国相不满,诬陷侯王,均屡见不鲜。
王莽遇到孔休这样知礼谨慎的君子,两人还能叙一番君臣之情,实属难得。
王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处境,在新都国闭门不出,以避舆论。
孔休则尽心竭力治理境内事务。
有一次王莽生了重病,孔休日夜守候,极尽臣下之礼,令王莽感动万分。
为了报答这份恩义,王莽像以往那样,将一把装饰有玉石的宝剑赠给孔休。
王莽与孔休已经交往颇深,理应知道孔休并非贪财好利之人,本就不该以贵重物品相赠,形同收买,待之以常人,反而降低对方人格。
孔休见此,果然大吃一惊,托言这是王莽私人爱物,且剑饰玉石,十分珍贵,坚辞不受。
王莽似乎没有感知到孔休的真实想法,认为孔休只是碍于情面不收,就说:“我没别的意思,也不是要送您宝剑,是看您脸上有块瘢痕,据说美玉可以祛瘢,我是特意送你剑上的玉石。”
王莽边说边把宝剑上的玉石解了下来。
这番托词并不高明,所以孔休坚决不收。
王莽突然产生一种被拒绝之后的“激情”
,有些“恼羞成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