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第一节:沉默的接受
连部门口的公开栏前,人群渐渐散去,只留下赵劲松一人,对着手中那张简易夯土机草图发愣。
陈曦己经离开,那句“没人比你更在行”
的话,却在他耳边反复回响。
拒绝?他找不到站得住脚的理由,那会显得他怯懦或无礼。
接受?又仿佛是一种对自身过去立场的背叛。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目光落在图纸上。
不得不说,这设计很巧妙,利用杠杆和重物自由落体的原理,将人力下压的动能转化为夯击力,确实比抱着石墩子反复砸要省力且高效。
图纸线条清晰,结构合理,甚至考虑了拆卸和搬运的便利性。
一种奇痒的感觉,从他心底难以抑制地冒了出来。
最终,他冷哼一声,将图纸胡乱折起塞进兜里,嘟囔道:“我倒要看看,你这花架子到底能不能立起来!”
这看似不服气的话语,实则己是他能找到的、接受这份“委任”
的最好台阶。
第二节:海肥与绿肥
改良工程并未因赵劲松的纠结而停滞。
针对东部区域的黏土板结和盐碱双重问题,陈曦深知,除了水利工程,改良土壤结构本身同样关键。
“我们需要大量的有机质。”
陈曦对苏晓蔓和王海生解释道,“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透水性,有利于洗盐,同时还能中和部分碱性。”
“有机质?咱们农场牲口少,积肥也不够啊。”
王海生挠头。
“海里有,地上也有。”
陈曦早己胸有成竹,“海生,你组织人手,趁退潮时大量采集海藻、海草,甚至贝类壳磨成的粉,这些都是极好的‘海肥’。
晓蔓,你带人收集农场的作物秸秆、杂草,我们尝试进行堆肥发酵。
另外,我记得后山有一些耐贫瘠的植物,比如田菁、苜蓿,它们的根系能固氮,我们可以尝试移栽或者收集种子,在改良过的土地上试种,作为‘绿肥’。”
两条战线同时开辟。
海滩上,王海生带着渔民子弟们热火朝天地收割着大海的馈赠;农场空地上,苏晓蔓带领妇女们学着控制堆肥的温度和湿度,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种腐殖质特有的、略带酸臭却充满生机的气息。
知识,正在从图纸走向广阔的天地。
第三节:匠心的挑战
赵劲松终究没能抵抗住技术的诱惑。
他把自己关在农具仓库里,对着图纸,找来一些废旧钢材和木料,开始敲敲打打。
起初,他带着挑刺的心态,想找出设计中的漏洞。
但很快,他就沉浸在了制造的细节中——杠杆的支点如何更稳固?重物的滑轨如何更顺滑?夯基底板如何既沉重又不易陷入泥土?
理论是完美的,但实践充满荆棘。
他找不到合适的轴承,只能用打磨光滑的硬木代替,摩擦阻力远超预期;重物提升后的锁定机构总是失灵,存在安全隐患。
一次次失败,让他额头冒汗,心头火起,却也更激发了他的倔强。
他不再去想这是谁的设计,只想攻克眼前这一个又一个难题。
仓库里叮叮当当的声响,成了他内心挣扎与专注的外化。
第西节:初试与暗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