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陆伯轩放下笔,面色苍白如纸,仿佛耗尽了所有气力,对着二宫和松井微微躬身,声音干涩:“雕虫小技,不堪入两位的法眼。
陆某身体略感不适,恳请提前告退。”
就在松井要点头时,陈墨斋眼中精光一闪,手指猛地戳向诗稿首字,开口道:“陆兄且慢!
这诗…藏头是‘采薇东篱’!
能否请教陆兄,其内在意境是……?”
未等陆伯轩开口,陈墨斋突然尖声喝道:
“看来陆兄难以启齿,将军阁下,书记官阁下,陆伯轩这首藏头诗是一首反日诗!
其中‘采薇’暗讽皇军就是古时入侵中原的戎狄蛮族,而‘东篱’则是指不屑与我们这些和皇军亲近友好的文人们为伍,一臣不事二主!
两位阁下,陆伯轩就是个抗日分子!”
此话一出,全场哑然,在场文人墨客皆在暗自腹诽:这个陈墨斋吃相未免太难看,人家日本人都觉得好,你却跳出来非说陆伯轩是抗日分子,如此讨好日本人,实在是下作之人,看来要警惕此人,远离此人!
松井一郎原本的笑容骤然消失,眼神变得阴鸷如刀看向陆伯轩,右手己经按住腰间的刀柄。
而在一旁的二宫正辉额头瞬间沁出一层细汗,用疑惑不解的眼神问询陆伯轩。
陆伯轩倒是不慌不忙,心想,终究还是被小人看出端倪,好在自己早有准备,不然今日恐怕凶多吉少。
他环顾西周,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然后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有力:“诸位前辈,《史记》中所记载的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采薇的故事,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详。
然而,这其中的‘薇’究竟是何物?陆某不才,借此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大儒请教一番。”
话音刚落,一位看起来颇有学究风范的老者,挺首了腰板,朗声回应道:“此‘薇’字,非比寻常之物,它所指的乃是义士之食,仁者之根,更深层的含义则是象征着仁义之心。”
另一位学者闻言,立刻点头附和道:“正是此意,依在下之见,陆兄提及‘采薇’二字,恐怕是用以比喻当今大东亚共荣之事,意在强调其仁义之本质。”
随着这两位的发言,场内的气氛瞬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席间的众人纷纷颔首,表示赞同这一观点。
然而,在这片赞同声中,唯有陈墨斋一人显得格格不入。
陆伯轩见状,转而面向陈墨斋,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质询:“陈兄,你似乎对‘采薇’二字另有见解?你认为我是借此暗指皇军为戎狄,那么请问陈兄,蛮族戎狄与仁义二字怎能相提并论?难道在陈兄看来,当下皇军所倡导的大东亚共荣,竟无半点仁义可言吗?”
陈墨斋被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瞠口结舌,支支吾吾地回应道:“你,你……我,我并非此意!”
此时,二宫正辉皱紧了眉头,用一种鄙夷的眼神盯看向陈墨斋,心中暗忖:伯夷叔齐乃是中国儒家圣贤,你陈墨斋否定仁义之心,岂不是等同于否定大东亚共荣的理念?
“那么,陆兄对‘东篱’二字又作何解释?”
陈墨斋还想争辩。
陆伯轩却不慌不忙,拿起边上的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淡然回应道:“‘东篱’二字,并非是逃避乱世的象征,而是在这乱世之中,坚守自己那份文化传承的体现。
你说陆某不屑与那些亲近皇军的人往来,那请问陈兄,难道这里不是大日本帝国领事馆吗?陆某站在这里,又是为了什么?我完全可以不来嘛!”
席间有人忍不住插话道:“陆先生此话有理!
我并未觉得陆先生有何不屑之处!”
此言一出,又是一片点头附和之声。
陆伯轩见状,继续说道:“既然提到了‘不屑’,我想再请教各位,自古以来,君子不屑与何人往来?”
还是那位老学究,沉声答道:“小人!”
“老前辈说的极是,正是小人!”
陆伯轩点头赞同,“君子不屑与小人来往,这是古训,也是我们应有的坚守。”
一众宾客闻言,纷纷齐声赞同。
“你这是在狡辩!”
陈墨斋的情绪瞬间激动起来,急火攻心之下,他的言语开始变得混乱无序,“你参加这次联谊会,分明是内心深处极不情愿,完全是出于无奈才做出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