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七小说

第8章 孔子 第一位教师2(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

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絜矩”

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

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

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

《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里仁》)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絜矩”

,随时可以用它。

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知命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

的观念。

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

《论语》记载,孔子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宪问》)。

《论语》还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告诉另一个隐者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微子》)

后面我们将看到,道家讲“无为”

的学说。

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

的学说。

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

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

,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校园重生之特工归来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玄门妖王神脉至尊春野小仙医高武:我有一个合成栏未来兽世:买来的媳妇,不生崽碧落天刀太太请自重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重返1987民间风水怪谈快穿女主她有盛世美颜反贼平天下我的玄幻模拟器神医娘亲帅炸了超级鉴宝师诡异星巫醉枕江山辛亥之钢铁基地我真不是NPC末世大回炉灵动天魔心长嫡圣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