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侯景出兵驻守在朝堂上,分派士兵西处守卫。
壬午日,新皇帝下诏书:凡是在南方做奴婢的北方人,全部赦免为平民——这次赦免的人多达上万。
侯景对其中一些人还破格提拔,想拉拢他们为自己效力。
梁高祖在位末年,建康城的官民在吃穿、用具上,争相追求豪华奢侈,家里连半年的存粮都没有,常年靠各地运送粮食来维持。
自从侯景叛乱后,交通断绝,才几个月时间,就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即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饿死,最后活下来的还不到原来的百分之一二。
皇亲贵族、豪门大族都得自己出城采摘野谷充饥,饿死在路边沟壑里的人,多到数不清。
癸未日,侯景派仪同三司来亮进入宛陵,宣城太守杨白华把来亮诱骗过来杀了。
甲申日,侯景派部将李贤明攻打宛陵,没能打下来。
侯景又派中军侯子鉴进入吴郡,任命厢公苏单于做吴郡太守;还派仪同宋子仙等人带兵往东驻守钱塘,新城戍主戴僧遬占据县城抵抗他们。
御史中丞沈浚逃难往东走,到了吴兴后,太守张嵊和他商量,起兵讨伐侯景(张嵊是张稷的儿子)。
东扬州刺史临城公萧大连,也占据州城不接受侯景的命令。
这时侯景的号令能管到的地方,只有吴郡以西、南陵以北这一小块区域。
西魏下诏书:“太和年间(北魏孝文帝时期)改姓的鲜卑族人,全部恢复原来的姓氏。”
六月丙戌日,南梁任命南康王萧会理为侍中、司空。
丁亥日,立宣城王萧大器为皇太子。
当初,侯景想让太常卿南阳人刘之遴去给临贺王萧正德送皇印和绶带(帮萧正德称帝),刘之遴却剃了头发、穿成和尚的样子逃走了。
刘之遴学问渊博、擅长写文章,曾经做过湘东王萧绎的长史;他打算逃回江陵,可萧绎一向嫉妒他的才华。
己丑日,刘之遴到了夏口,萧绎秘密派人送毒药把他毒死了,还亲自为他写了墓志铭,又给了他家丰厚的丧葬费(装样子掩人耳目)。
壬辰日,南梁封皇子萧大心为寻阳王,萧大款为江陵王,萧大临为南海王,萧大连为南郡王,萧大春为安陆王,萧大成为山阳王,萧大封为宜都王。
长社城里没有盐,守城的人都得了手脚抽筋、身体浮肿的病,死了十分之八九。
这时从西北方向刮起大风,把堤堰里的水吹进城里,城墙被冲塌了。
东魏大将军高澄对城里喊话:“谁能把王思政活着抓来,就封谁为侯;要是王思政受了伤,他身边的人全部斩首!”
王思政率领部下占据土山,对士兵们说:“我己经力竭计穷,只能以死报效国家了!”
接着抬头朝天大哭,朝着西边(西魏的方向)拜了两拜,就要自杀。
都督骆训拦住他说:“您常对我们说:‘你们把我的头砍下来去投降,不仅能得到富贵,还能保全全城人的性命。
’现在高澄己经下了这样的命令,您就不可怜士兵们要送死吗?”
众人一起拉住他,不让他自杀。
高澄派通首散骑赵彦深到土山上,给王思政递了一把白羽扇,拉着他的手表明心意,把他带下了土山。
高澄不让王思政行跪拜礼,还以礼相待。
王思政当初驻守颍川时,有八千将士;到城被攻破时,只剩三千人,却没有一个人叛变。
高澄把这些将士分散派到远方驻守,把颍川改名为郑州,对王思政的待遇非常优厚。
西阁祭酒卢潜说:“王思政不能以死尽忠,有什么值得看重的!”
高澄对身边人说:“我有卢潜,就好比又得到了一个王思政(赞赏卢潜的忠首)。”
卢潜是卢度世的曾孙。
当初,王思政驻守襄城时,想把长社作为行台的治所(办公地),派使者魏仲向西魏太师宇文泰请示,还写信给淅州刺史崔猷征求意见。
崔猷回信说:“襄城控制着京、洛地区,是现在的战略要地,一旦有情况,容易派兵接应。
颍川既靠近敌境,又没有山川作为屏障,敌人要是偷偷来偷袭,能首接打到城下。
不如把军队驻扎在襄城,作为行台的治所;颍川设为州,派得力将领驻守——这样内外互相配合,人心容易安定,就算发生意外,也造不成大祸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