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但考试答题,不能仅止步于题目本身,还要揣摩出题人的想法。
本次考试的主考官王刺史,能当上这么大的官必定出身世家,是礼乐制度的天然拥护者;但同时,他的装扮举止又和王临一般放浪形骸,说明骨子里对这一套东西不大看得上。
单纯的写抵触玉帛钟鼓等礼乐的具象化表现或者拥护礼乐制度,都未必能合乎他的心意,那就只能辩证的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了。
想到自己看过的唐宋元清的儒学大家经典,思索片刻后,姜渺提笔在稿纸上写下:
“礼之本在于敬,乐之本在于和。
玉帛钟鼓,礼乐情文之所寓,故曰玉帛钟鼓云乎哉,言不止而已。”
确立了中心观点,后面的就好写了,只要能举出一些例子,自圆其说即可。
姜渺打了个腹稿又再度提笔:
“盖先王制礼做乐……昔鲁秉周礼……观夫三代之治……”
“……”
“夫子‘云乎哉’之诘,非废玉帛钟鼓,而欲由器见道耳。
譬如绘事后素,素为质,彩为文,文质彬彬,而后礼乐明备。
故欲兴礼乐者,当思大辂椎轮之始,在敬和二字而已矣!”
搞定!
姜渺一气呵成地写完了全篇,满意地欣赏了一遍,再三检查并无错漏后方才誊抄完毕。
她放下笔,抬头看向考舍前方用于计时的更香,才燃烧了一半,时间还早。
姜渺顿时放心,这才有兴致观察其他考生的状态。
只见他们有的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有的咬着笔头,神情严肃;还有的,估计是抽到了不擅长的典籍,直接摆烂,在纸上画起了画。
在她附近,竟无一合之敌!
看着竞争者们的窘状,姜渺心情大为愉悦,干脆起身,将答卷刻意抖了抖,才奉到刺史、太守和县令三人面前。
经常考试的朋友们都知道,在考试时最忌讳的就是,自己还在找思路的时候别人已经答完了。
众考生看见姜渺起身交卷,心态瞬间就崩溃了。
考场上顿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杂音,吸气者有之,研墨者有之,咬牙暗骂者亦有之。
青袍县令起身道了声肃静,眼见更香才烧了一半,不由心里泛起了嘀咕。
但他知道眼前这人是刺史开了口放进来的,写的好坏与否都轮不到他来评判,因而接过卷子就转递到王刺史面前。
王刺史低头才看了一瞬就立马闭上眼睛,他有些后悔之前让她进场一试了。
这时候做官讲究个“身言书判”
,其中“书”
指的就是书法功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大家都默认文章写得好的人,书法一定也不会差。
像姜渺的师父王临,论书法一道在当今就能排进前三。
反之,像姜渺这样的蒙童字迹,不用看就能知道文章会是什么成色。
所以王伯渊是怎么教出个这样的弟子的?还是说,这人真的是个骗子?
见王刺史闭目不语,青袍县令和张太守两人一左一右地瞥了眼卷子,顿时心中有数,看来使君是被那小丫头给糊弄了。
张太守从一开始就不赞成让姜渺入内,因为陈肃一开始是将举荐信送到他这儿被否了的。
可没想到陈叔敬宁愿冒着前程受阻的风险也要越级举荐这丫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