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他在心里默默规划着。
这1991年的印度市场,简直是一片未经开垦的沃土,可以做的赚钱生意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处处是蓝海。
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先利用苏联解体这个历史机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积累第一桶金。
等明年印度国内的经济自由化浪潮彻底开启,政策更加明朗,民间活力迸发的时候,他才能有足够的资本和实力,去快速扩张,占据各个领域的制高点。
接着,拉维又在马尔霍特拉的陪同下,仔细查看了工厂的其他区域,包括宿舍、仓库、水电设施等,那栋二层小洋楼他决定暂时作为办公室和未来技术研发室,查看的同时,他向马尔霍特拉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造要求和急需采购的物资清单。
马尔霍特拉自然拿出随身笔记本,一条条认真记下,并保证会以最快速度办好。
————
等拉维回到巴塞尔镇神庙的时候,夕阳已经将天边染成了绚丽的橘红色。
神庙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影子,金色的余晖洒在白色的墙壁和古朴的屋顶上,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然而神庙前的空地上,却比往日更加热闹。
令拉维稍显意外的是,今天神庙外面聚集的人似乎又多了一些。
这些多出来的并非面黄肌瘦的难民,而是许多穿着相对体面、神色也健康红润得多的人。
他们有的安静地排队等待进入神庙祈祷,有的则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目光不时敬畏地望向神庙深处。
“今天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朝圣者?”
拉维稍感奇怪。
这些人的身份他自然知道——是来自周边地区,甚至更远地方的虔诚信徒,专门来朝拜毗湿奴神,同时也是来聆听潘迪特教诲的。
自从之前阿肖克妮和米拉这两个《拉贾斯坦时报》的女记者,把他救济难民、甘愿“牺牲”
婚姻换取粮食的事迹报道出去后,就陆续有周围镇子、甚至邻县的信徒们,慕名前来夏尔马家的神庙朝拜,香火钱也日益增多。
随着时间的发酵,尤其是《拉贾斯坦时报》后续几篇跟踪报道的推波助澜,这样慕名而来的信徒与日俱增。
但往日里来的信徒,绝没有今日这么多,眼看都接近黄昏了,庙外居然还聚集着这么一大群人,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拉维今天从工厂奔波回来,有些疲惫,不想从正门进去应付这些热情的信徒和可能存在的采访。
于是他示意司机绕到神庙后面,从供内部人员进出的小门悄悄进去。
“巴布,外面是怎么回事?今天怎么人这么多?”
一进院子,正好看到老仆巴布在指挥仆人收拾东西,拉维便开口问道。
“少爷!
您可回来了!”
巴布见到拉维,脸上立刻笑开了花,与有荣焉地快步迎上来,“是《拉贾斯坦时报》!
阿肖克妮小姐她们把总理先生亲自来参加您婚礼的新闻,还有总理先生赞扬您的报道,全都发出去了!
这下可不得了!”
老仆人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今天来的好多都是特意从斋普尔,甚至从更远的焦特布尔、比尔拉赶来的信徒!
他们跑这么远的路,有很多人可是专门为了能见少爷您一面,沾沾您的福气呢!”
“原来是因为这个。”
拉维笑了笑,心中了然。
不得不说,阿肖克妮和米拉这两位女记者,真是他天然的“舆论宣传部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