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权七小说】地址:https://www.quanqihao.com
王莽发现这是一个立威的好机会,他非但不接受单于的求情,还废除了汉宣帝的约定,令立新约——不仅是汉朝臣民,西域凡是接受了汉朝册封的诸国臣民逃入匈奴,匈奴皆不能纳。
汉朝的老朋友单于对此颇为不满,虽然顺从地答应了,但与王莽的关系却出现了裂痕。
重新确立与匈奴的约定,更加严苛地约束西域诸国,树立威信,巩固边疆,在汉朝看来王莽确实做得不赖。
同时,王莽还软硬兼施,让单于给汉朝上书,说把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
改为单名“知”
,以符合汉朝推行的“讥二名”
,从当时单于王族成员的名字“咸”
“乐”
“助”
“舆”
来看,他们也都改成了单名。
这份上书令王莽更觉荣耀,成为他“怀柔远人”
的王化之举。
到了元始四年,四夷之中只剩下西边没有动静。
王莽派中郎将平宪以重金贿赂西羌部落,怂恿他们求为汉朝附庸。
平宪的游说非常成功,回朝时带来了好消息。
据说这些住在青海湖附近的羌族部落,有一万两千多人向慕王化,愿意把青海湖和附近的盐池献给汉朝,把水草丰茂的地方留给汉朝人,自己去偏远险阻的地方充当汉朝藩篱。
平宪奏报说,当问起为什么要如此慷慨时,羌族部落的首领是这么说的:
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至仁,天下太平,五谷成孰,或禾长丈余,或一粟三米,或不种自生,或蠒不蚕自成,甘露从天下,醴泉自地出,凤皇来仪,神爵降集。
从四岁以来,羌人无所疾苦,故思乐内属。
4
陈崇等人采风回来的“三万言”
史书一字未提,是因为不说也知道是什么;羌人的话却被悉数记录,是因为实在太假了,这哪里是游牧部落酋长的口吻,分明出自熟谙祥瑞的汉人手笔。
有理由推测,“采风”
的三万言也无非是这些内容:五谷有祥瑞,有的苗长到一丈多长,有的一株竿上长三个穗,有的没播种自己长出来了;天上降下甘露,地上喷出酒泉,凤凰、神雀都来了。
总之,汉朝有安汉公这四年里,羌族没病没灾,当然愿意当汉朝的藩属。
此事又令王莽大喜,不费一兵一卒,西羌内附,终于达到了东西南北四夷宾服的盛况,说明安汉公的德泽已经溢出华夏,遍布四夷。
王莽高兴地上奏说,现在汉家有东海郡、南海郡、北海郡,唯独没有西海郡,那就把羌人的献地设为西海郡,让汉民移民过去开发,对归附的羌人设置官吏担当统领。
匈奴改名与西羌内附都有些名实不符。
一来,匈奴的人名、单于的王号,均有汉文译名,把“囊知牙斯”
改成“知”
,只是汉名的自娱自乐,意义不大;二来,西羌此时主要还是游牧民族,少有农业,逐水草而居,土地献与不献只是个形式,向汉朝称臣,则既能得到汉朝官方的保护,又能拿到一笔财富,对自己的传统习惯也没有影响,很是划算。
“四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